春节过后,新冠疫情呈多点散发、快速蔓延态势,疫情影响下国内市场需求同比偏疲软,此外发货不顺畅以及物流成本大幅上涨影响了经销商下订单的积极性,成本压力和需求疲软问题持续困扰几乎所有行业。对于刚刚过去的“五一”促销季,主要是疫情严重地区受影响较大,疫情区域订单通过线上预定。
(一)物流运输限制多,材料供应不及时
一是各高速公路卡口的设立很多地方公路封堵,造成原材料供应延误;二是各地防疫政策的不一致,导致找车难和价格高。2月以来,江苏、浙江、广东、上海等地出现原材料供应陆续延误15-30天。
目前的运费比年前平均价格高出30%-50%。4月下旬高速通行情况虽有所好转,但部分区县镇的“最后一公里”仍然不顺畅。不仅如此,原材料价格在原有的基础上还在上涨,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很多不便,成本上升。
(二)生产不稳定,交货难及时
由于原材料延期及市场需求量减降,严重破坏了生产流程和周期,生产成本急剧上升。此外,疫情影响下疫区企业员工隔离防控,导致生产出现岗位空缺,人员不足。
原材料延期、生产人员流失,不仅造成生产出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现象,也严重影响产品的交货期、品质和生产成本、效率,给企业运营带来困难。
(三)销售市场低迷,企业资金紧张
国内市场因疫情封控,订单无法按时履行,外地客户不能正常来企考察,业务人员无法正常开展销售活动,客户流失严重。据了解,许多企业在没有现金流进来的前提下,很多工厂在生死一线,纷纷采取降薪、控制生产以及呼吁厂房和商场房东减租等形式降低自身成本,部分贷款压力大的企业主已经变卖房、车渡过难关,融资难度明显加大。
今年订单量同比下降约1/3,市场低迷、项目或订单量锐减、且“粥少僧多”,出现一个项目十几、几十家竞争的反常情形,为获项目打“价格战”,企业微薄利润被挤压殆尽,公司获利无从谈起。
调查显示疫情后对行业回暖的信心指数明显好转为32.9%;略有好转45.8%;持续冷淡14.1%;不太关心7.2%。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的关心并给予支持。
热品推荐